保護母親河,你我共行動
古人云:“到中流擊水,浪遏飛舟”、“送人發,送人歸,白蘋茫茫鷓鴣飛”。但是,詩中如畫美景已流入歷史長河,曾經打動無數豪杰志士的湘江母親河卻由于工業廢水的肆意流入、居民生活垃圾的隨意傾倒早已香消玉殞,失了顏色。是以,為積極響應關于保護湘江母親河的號召,著力打造整潔有序、文明優美的“最美湘江”,2019年11月23日下午,湖南湘軍咨詢集團彩虹隊在湘江沿線開展主題為“保護湘江母親河,你我共行動”的志愿活動。
當天下午,彩虹隊每個人手攜垃圾鉗與垃圾袋,在湘江畔清理游客及居民所產生的陳年垃圾,雖已立冬,但寒風的吹打卻絲毫未減大家的熱情,活動從下午5點開始持續了兩個小時才結束。在此期間,我們遇見了一位很可愛的小朋友,不僅主動加入我們一起清理垃圾,還時刻提醒我們記得垃圾分類。
沿著湘江邊走了一段,大家收獲頗豐,塑料袋、塑料瓶、泡沫塑料等“白色垃圾”撿了滿滿兩大袋,眾所周知,廢棄塑料包裝不僅影響市容和自然景觀,產生"視覺污染",而且難以降解,在自然界停留的時間一般可達200—400年,有的甚至可達500年,會造成長期的、深層次的生態環境問題。
然后,廢電池、廢油漆罐、熒光燈管、廢藥品等“有害垃圾”我們也撿了一袋,這類垃圾我們也注意了投放要求:廢燈管等易破損的垃圾連帶包裝或包裹后投放;廢棄藥品也連帶包裝一并投放;還有易揮發的油漆罐頭等我們將它密封后投放……
其次,我們還撿到了一些果皮瓜殼、食材廢料、殘枝落葉等“濕垃圾”一類,這類垃圾是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容易腐爛的生物質廢棄物,但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,每噸可生產0.3噸有機肥料。
外,還有一些磚瓦陶瓷、渣土、衛生間廢紙等難以回收的“干垃圾”一類,對于這類垃圾當今社會除了衛生填埋還無其他有效化解的方法,所以我們需盡量少產生。
垃圾分類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。垃圾分類后被送到工廠而不是填埋場,既省下了土地,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燒所產生的污染,還可以變廢為寶。因此進行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,降低處理成本,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,具有社會、經濟、生態三方面的效益。
此次志愿服務活動旨在通過撿拾垃圾的形式,積極倡導“保護母親河,你我共行動”的生態環保理念,呼吁大家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,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引領身邊的人,攜手保護賴以繁衍生息的母親河生態環境。